马铃薯,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块茎可供食用,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,仅次于小麦、稻谷和玉米。马铃薯又称地蛋、土豆、洋山芋等。与小麦、稻谷、玉米、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。所以今天学习下无公害马铃薯的种植技术。
一、选地
选地:种植田必须选择土地肥沃,土壤疏松、前茬不是马铃薯、向日葵或其它块根、块茎作物的地块。
二、耕地、整地、施肥
1、耕地
无论秋耕或春耕地,深度必须达到35-40cm。
2、整地
耕过的地块要及时耙平。4m宽幅度内,左右高差不超过3cm。
3、施肥
施肥要均匀一致,用量要准确,不漏施,不重施。结合播种前整地时,每亩撒施金菌动力源200-400kg,另外加三元素复合肥50-80kg。
三、种薯处理
选用优质脱毒原种做种薯,切种前10天进行催芽,同时剔除病、烂薯。催芽时可将 种薯放置在光线微弱、温度在15—20摄氏度之间的室内,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0厘米。待种薯芽长出1厘米左右时捡出切种,没有发芽的继续催芽。或者先切种后催芽,催芽方法同上,但是切种后必须先用药剂拌种凉干再催芽,以预防烂种。
2、切刀消毒
每个切块人员,必须配备两把切刀(统一购买小尖刀)交替使用。切刀消毒用0.5%高锰酸钾药液或95%酒精进行消毒,每把切刀浸泡消毒时间不低于5分钟。
3、切种方法
种薯大小控制在40g-50g。50g以下整播。50g-100g纵切一分为二。每个薯块须带1-2个芽眼,薯块要切成契形。芽眼尽量放在中间,切不可切成薄片。
4、拌种
用3%中生菌素50g+70%甲基硫菌灵100g+滑石粉3000kg拌150kg种薯,切种后立即拌药,使种薯块切面必须沾药,同时人工上下翻动均匀拌种。
四、播种
1、播期的确定
当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8℃-10℃,开始播种。或当地晚霜期前推25天-30天播种,播种必须在5月25日前结束。
2、播种深度
(1)粘土地及春季持续低温,适当浅播。掌握在8cm-10cm。
(2)沙土地及春季较暖时,适当深播。掌握在11cm-13cm。
3、播种密度
(1)早大白、费乌瑞等早熟品种 ,行距80 cm,株距18cm-19cm,亩株数达到3900株-4100株。
(2)夏波蒂、克新一号、民丰红等中晚熟品种,行距90cm,株距21cm-24cm,亩株数达到3000株-3500株。
4、播种用药
为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黑痣病的发生,播种时,每亩沟施2kg,福地—阿维菌素,10%多抗霉素1000倍稀释液60L。
五、覆盖地膜和人工除草
1、覆地膜
在种薯播种后及时覆土,然后覆盖宽1.2—1.5m的地膜。待大部分薯块发芽后顶土并有10%左右开始出苗时,将地膜扣破露出马铃薯苗用土把破口四周压实。
2、人工除草
7月底8月初,要进行人工除杂草,这时杂草主要有灰菜、老来红等,要逐垄逐行仔细拔除,不留后患。
中农可信技术部提供
2018年6月11日
|